首先,在勞動合同中,無論勞動者履行法定辭職手續(xù)后離職還是無故離職,用人單位都有義務對勞動者的工資進行結算。當然,工人也必須履行法定的辭職程序。勞動者法定辭職程序是指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,或者試用期勞動者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,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。
如果員工無故離職,將違反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程序。用人單位可以以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(guī)章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。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發(fā)送EMS,外章表明是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。無人簽收的,保留相應憑證并公告注銷。勞動者的離職行為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,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,并從用人單位結算的工資中扣除?!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》(以下簡稱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》)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,可以解除勞動合同。勞動者在試用期內(nèi)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,可以解除勞動合同。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,應當事先通知工會。用人單位違反法律、行政法規(guī)或者勞動合同規(guī)定的,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改正。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,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。第三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:
(一)經(jīng)證明勞動者在試用期內(nèi)不符合錄用條件的;
(二)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(guī)章制度的;
(三)給勞動者造成嚴重損害的用人單位嚴重失職,徇私舞弊的;(四)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訂立合同的;(五)有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(guī)定情形,勞動合同無效的;(6)依法追究刑事責任。
-
身體不適突然離職會扣工資嗎
98人看過
-
勞動者突然離職公司是否還需要算工資給離職的勞動者
138人看過
-
勞動法工資離職結清
485人看過
-
員工辭職會不會把工資結清
249人看過
-
員工突然離職會對企業(yè)產(chǎn)生什么后果?
488人看過
-
職工突然離職的嚴重后果
326人看過
工資即員工的薪資,是指勞動者提供勞動后,用人單位依據(jù)國家相關規(guī)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,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。 工資可以以時薪、月薪、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。 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,實行周、日、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、日、小時支付工資。... 更多>
-
勞動者為什么會突然離職,工資還要提前結算嗎?海南在線咨詢 2021-12-25勞動者突然離職的工資必須結算,用人單位在終止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支付勞動者的工資。勞動者非法終止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,應當承擔賠償責任。用人單位有《勞動合同法》第三十八條的情形之一,勞動者可以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,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(jīng)濟補償。
-
勞動者突然提出離職公司還會扣工資嗎重慶在線咨詢 2023-09-18沒簽勞動合同突然離職公司沒有權利扣工資。 勞動者想要離職的,應當履行提前告知義務,即應當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單位,如果沒有提前告知的,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支付由此造成的經(jīng)濟損失,但是不能以此為由克扣勞動者的工資。如果用人單位違法扣勞動者工資的,勞動者可以向當?shù)氐膭趧又俨梦瘑T會申請勞動仲裁。
-
突然離職到期工資沒有結清云南在線咨詢 2022-03-07勞動者辭職到期的,用人單位應當在三天之內(nèi)結清勞動者所有工資以及為其辦理離職手續(xù)和社保轉(zhuǎn)移手續(xù),如果用人單位未發(fā)放其工資的,勞動者可以向當?shù)氐膭趧颖O(jiān)察部門進行投訴舉報或者申請勞動仲裁。 一、如果是給用人單位工作,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: 1、勞動者可以到當?shù)厝肆Y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(jiān)察投訴;優(yōu)點:方式簡單。缺點:各地執(zhí)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; 2、可以到當?shù)厝肆Y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
-
身體不適突然離職會扣工資嗎重慶在線咨詢 2024-05-03員工身體不適突然離職,正常情況是不應該扣工資的。勞動者因為身體不適突然因病離職,用人單位因此扣工資是違法的,但勞動者需要提供因身體不適不能繼續(xù)工作的證據(jù),如醫(yī)院的診斷證明或檢查報告等。如果單位因此扣發(fā)工資,勞動者可通過申請勞動仲裁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。
-
員工突然離職是否會侵犯勞動法北京在線咨詢 2025-01-15根據(jù)《勞動合同法》第三十七條和《工資支付暫行規(guī)定》,員工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,可以解除勞動合同。勞動者在試用期內(nèi)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,可以解除勞動合同。同時,根據(jù)《勞動合同法》第九十條和《勞動法》第五十條,勞動者違反規(guī)定解除勞動合同或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競業(yè)限制,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,應承擔賠償責任。因此,對于不辭而別的員工,用人單位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。另外,根據(jù)《工資支付暫